查看原文
其他

美好西院@你,一起成就美好未来!

西华大学西华学院 西华大学西华学院 2021-09-13


在西华学院

兴趣就是方向

专业就是特长

学科融合交叉

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

在西华学院

你将开始自主学习和创新创造

与你亦师亦友的导师一起

教学相长、砥砺成长


在西华学院

你将学会学习、学会实践、学会合作、学会生活

学会追寻真理和世间一切美好

和你同向同行的同学成为一生的朋友伙伴



在西华学院

你将成为责任担当者、问题解决者、优雅生活者

成为更好的自己

成就更好的未来



美好西院等你一起

成就美好未来



西华大学西华学院正式成立于2009年,是西华大学为了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,探索和推进本科教育改革创新而设立的荣誉学院。


西华学院是西华大学依托众多重点学科、重点研究基地,集全校优质教育资源打造的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特区,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验基地。



本着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、开放式、创新型荣誉学院的发展目标,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坚定不移地推进内涵发展、创新发展、特色发展、可持续发展,以“立德树人”为根本任务,积极主动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,切实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。


同时,为了全面贯彻因材施教教育理念,努力深化精英教育,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,培养和造就一批德才兼备、视野广阔、善于沟通、长于创新、具有持久竞争力的高素质拔尖人才,学院每年从新生中择优选拔一批基础好、动力足、能力强、潜力大的学生进入学院学习,按照多元化的培养模式,结合个性化的培养理念,改革传统教育教学方式,努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、潜能发挥,搭建跨专业、跨学科的学习平台。

在大类和专业设置方面,学院结合学校特色优势学科,设置了“经济管理大类”“制造大类”“电子信息大类”三个大类,大类和专业设置基本涵盖我校传统优势学科。


人才培养模式

学院充分借鉴国内外重点大学荣誉计划人才培养经验,结合新时代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和“新工科”“新商科”的人才培养理念,采取了宽口径、厚基础、强实践、重创新的大类人才培养模式,前两年以通识教育和大类基础教育为主,后两年以专业教育和实践训练为主。


教学组织

学院改革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,采取“小班讨论”“翻转课堂”等灵活的方式进行授课,重点培养学生哲学智慧、批判思维、科学精神和国际化视野,努力实现以“教”为中心向以“学”为中心转型。


师资配备

为了更好的实现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,学院在全校范围内选聘了一大批学识渊博、思想活跃、经验丰富、对教学工作充满激情的科研骨干、教学名师、优秀教师、学科带头人等承担教学与科研指导。学院实行“多导师”联合培养制度,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、个性特长、研究项目、研究团队、学科专业选择导师,并在“学术导师”和“班导师”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,进行科研创新和专业实践。


平台搭建

学院十分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、沟通能力、批判思维、研究能力的培养,设立了“英才计划”等小科研训练项目,搭建了“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”等素质拓展平台,设立了创新基金,为创新团队提供不同程度的资金支持。


视野拓展

学院与国际交流合作处、国际教育学院紧密合作,多渠道为学生提供跨文化交际和国际交流机会,学校国际合作和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,优先向西华学院学生开放,学院为学生提供“大学生海外带薪实习”“大学生对外交流”“大学生海外研修”等多种学习和实践平台,并对出国短期研修同学提供不同层次的资助。


除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外,学院还将实习实训、社会实践、职业教育、学术讲座等纳入培养计划,培养学生的实践力、执行力和职业素养,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。

西华学院现有学生568名。近三年来,有超过40%的应届毕业生考上北京大学、浙江大学、同济大学、天津大学等国内“双一流”大学的研究生或出国深造,有20余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、“唐立新”奖学金和“大学生年度人物”等称号,学生获得专利授权57项,发表学术科研论文136篇,学生参加全国“互联网+”“创青春”“挑战杯”、数学建模比赛、英语竞赛等各级各类竞赛,共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项185项。

学院成立十年多来,为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、高等院校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,毕业生开始在社会经济各领域崭露头角,部分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科研骨干和业务能手。


END


编辑|唐雨

审核|刘思忆 吴星宇

指导老师|陈思雨 傅浈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